服务热线:(0510)82302008

实验室和现场在线测试仪器设备

至周六   08:00-18:00 

紧急联系电话:(0510)82302008

研发、生产、销售、代理、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公司

新闻中心  

电网头条: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研讨会召开
来源: | 作者:agriculture-100 | 发布时间: 1689天前 | 640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12日,《电网头条》报道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研讨会在我院召开。内容如下:


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研讨会召开

   10月10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储能专委会联合电力系统专委会、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组织召开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研讨会,来自电力主管部门、发电集团、电网企业、电力行业协会及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的40余位代表,围绕“在哪建、建多少、如何建”等问题,从行业层面对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的学术研讨。电力储能专委会和电力系统专委会主任委员郭剑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吴云喜致辞,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国网科技部副主任陈梅、中国电科院总经理(常务副院长)王继业出席,中国电科院副总经理(副院长)高克利主持会议。


   郭剑波指出,要促进储能发展,需要储能厂商提供更加安全、经济、免维护和长寿命的储能系统,需要电力行业管得了、用得好,能够掌握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技术和成本,需要政府部门在当前阶段适当的采取促进措施,推动储能应用起好步。

   刘亚芳认为,储能的应用场景将会非常的多样化,会引发全方位巨大的变化,要通过实践验证储能的作用如何真正发挥、如何量化价值。同时介绍了即将推出的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提出衡量技术标准的好坏不在于发布层级,而是认可度和应用范围,鼓励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协同补位,共同促进技术进步。

   中国电科院总经理王继业作题为“电力系统储能发展与挑战”的主题报告,从宏观和具体视角探析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和储能发展形势,介绍了国际储能情况。从十四五能源结构变革提速形势下,分析了源、网、荷三方面对于储能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并针对“十四五”末场景进行分析测算。报告指出,储能发展形势紧迫,技术驱动、标准先行是关键,要解决“在哪建、建多少、怎么建”的问题,要重点研究“网储协同”的技术问题。中国电科院将在储能专委会组织下,牵头开展研究,为储能发展提供支撑。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作题为“加快储能技术应用,助力能源转型发展”的报告,强调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态势,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挑战,提出储能技术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需要政策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分享了国家电网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江苏镇江电网侧储能、青海共享储能等储能应用案例,提出了促进新能源和储能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中电联标准化中心汪毅副主任介绍了电力储能标准化的现状与展望,国网科技部副主任陈梅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储能科研情况和能源互联网研究框架中对储能技术研究的布局,国网青海电力副总经理范越介绍了青海在储能规划、布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阐释了青海共享储能的初衷和成效。国网江苏电力、湖南电力专家报告了本省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以及开展的实践,发电集团代表报告了发电侧储能技术发展的技术与挑战,中国电科院专家报告了储能工程应用面临的价值认可与体现、安全质量等现实挑战,分析了电力储能应用的系统场景、技术要求与配置原则,为储能技术的有序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研讨会还采用嘉宾发言和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内蒙古电力集团、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等单位代表畅所欲言,直面问题、聚焦问题。

   中国电科院副总经理(副院长)高克利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凝聚了推动储能发展的共识,要有组织、有秩序的发展,电力储能专委会、标委会要发挥更大作用。储能的发展需要产业、行业和政府三方同频共振,需要政府的引领与支持,需要举全行业之力,集合各方智慧,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探索解决办法。中国电科院愿与各方一道,继续深化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动储能行业的持续发展。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