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头条:中国电科院:聚焦科技创新 支撑能源转型
来源:
|
作者:agriculture-100
|
发布时间: 1659天前
|
598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10日,2020能源转型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举行期间,中国电科院的“能源转型”创新成果展台受到广泛关注。
11月11日,《电网头条》报道我院聚焦科技创新支撑能源转型工作,内容如下:
中国电科院:聚焦科技创新 支撑能源转型
11月10日,2020能源转型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举行期间,中国电科院的“能源转型”创新成果展台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电科院展台以“聚焦科技创新 支撑能源转型”为主题,全面展示在新能源预测与控制、支撑能源转型的调度控制系统、电网数字化转型、综合能源与智能量测、未来新型交直流配电系统研究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在新能源预测与控制方面,聚焦新能源发电“可预测、可控制”,攻克了新能源功率准确预测技术难题,突破了新能源场站全电磁暂态精准仿真技术瓶颈,建成亚洲唯一具有国际风电检测组织MEASNET资质的张北试验基地,制定了新能源并网标准技术体系,显著降低新能源随机波动影响,提升了新能源装备和电网安全性,推动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研发了新能源发电优化调度、新能源发电生产模拟、调控云等一系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支撑系统,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我国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为推动国家能源战略转型提供坚强支撑。
中国电科院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攻关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技术,突破万节点级大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技术难题,构建了世界首个基于超级计算机的电网仿真分析系统,累计处理仿真作业近2000万个,在国家电网规划和运行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大电网特性认知水平,同时建立灾害预警技术体系,有效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
在综合能源与智能量测技术领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突破电能替代潜力分析与精准计量、柔性负荷智能互动、综合能源系统机理建模等技术,为推进公司能源互联网战略在客户侧有效落地提供技术支撑。提出多类型能源计量设备的自动化监测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开展谐波电压、电流计量标准的研究,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围绕灵活配电技术研究,突破了高功率密度技术、主动控制技术,提出灵活配电技术体系,研制了灵活配电系列装备,构建了面向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新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突破了特高压交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国产化研制瓶颈,实现了长距离特高压GIL工程应用,填补了新环保气体特高压GIL研制空白,为提升电工装备水平提供引领性支撑。
下一步,中国电科院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瞄准公司战略目标,结合世界一流电力能源科研机构创建,加快提升能源转型的科技推动力,持续为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坚强技术支撑。